推動臺灣手語視覺教材建構與應用:落實專業教育與數位學習融合

2025/07/17

根據統計,約有一成的人口屬於聽損族群,然而目前輔具對其溝通能力的協助仍有限,進而影響其語言學習與口語發展。為縮短溝通落差並推動語言平權,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聽語學系積極推動「台灣手語學習平台」建置計畫,透過系統化影音教材,協助學生與聾人族群建立更有效的溝通橋樑。

手語作為聾人主要的溝通方式,其語言形式以視覺與動作傳遞訊息,難以完全以書面文字呈現。因此,平台以影片為核心教材,提供學習者豐富的視覺刺激與實際語句示範,提升學習成效。本計畫特邀公共電視手語新聞主播牛暄文,以及雙蓮國小聽障教育教師陳志榮共同參與教材拍攝,確保內容的專業性與實用性。

手語平台整合原已建立之「MMCTSL」YouTube 頻道與 Google 協作網站,從四大面向呈現《台灣手語(一)》與《台灣手語(二)》課程內容,包含「手語辭彙」、「手語篇章」、「溝通情境」與「語法說明」。

本期計畫共拍攝240個詞彙、25個語句、5段篇章內容與5個醫療情境對話範例,涵蓋醫療、生活、數字與旅遊等主題。截至目前影片平台累積觀看次數已達22,951次,顯示教材具高度實用性與延伸價值。拍攝前,計畫團隊亦邀請台灣聾人召開內容會議,針對教材設計進行充分討論與確認,尊重並納入聾人社群的意見,提升教材文化敏感度與實用性。

本平台建置不僅補足傳統手語書面教材的不足,也提供聽語學系學生課後自主練習與複習的工具。透過視覺化、模組化、多情境的教學方式,讓學生能在未來實習與執業時,具備與聾人有效溝通的基礎,進而提升專業服務品質。

本計畫亦體現本校對語言平權理念的重視,期望透過科技與教育的結合,縮短溝通差距。未來若能持續強化內容深度與互動性,將更進一步支持聽語學系學生與手語學習者之專業發展,並促進聾人族群與聽人社群之溝通橋樑建構,實踐語言平權的理念。

拍攝前的討論

拍攝時錄影器材呈現之畫面

對應SDGs目標:

SDGs目標

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