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教深耕學思歷程講座系列(四) 葉佳欣老師-《人生不是直線又怎樣?》

2025/06/30

114年6月3日,高教深耕計畫的第四場專題講座圓滿落幕。本次講座特別邀請聽語學系的葉佳欣老師,以《人生不是直線又怎樣》為題,與我們分享從聽力師跨足腦科學博士的經歷。透過自身故事,鼓勵同學們勇敢探索自我,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。

佳欣老師自小便是目標明確的人,喜歡階段性任務,無法隨性而為。高中時,他因考試失利,選擇了當時較陌生的聽力暨語言治療科系;大學時期,他專注考取證照,卻對未來感到迷茫,無法肯定自己,「我常問自己,這是我熱愛的嗎?」這種徬徨曾讓他經歷黑暗低潮。畢業後,他給自己一年的Gap Year,嘗試服飾店工作,滿足內心對探索美的興趣,學習到許多無法在學校學習的事物,並準備後中醫考試以回應家庭期待。雖然傳統家庭觀念與從小背負的使命感讓他感到束縛,但最終他發現唯有熱愛的事才能長久,於是回歸原本的科系,進修碩士,最終考取陽明交大腦科學研究所博士,也成為了榜首。

在臨床工作三年的經歷對佳欣老師影響深遠,老師強調:「理論在書本中,但發揮的價值在真實個案身上。」他給自己設定三年計劃,明確每階段要學的技能,逐步累積,從廣泛涉獵到專精一項。臨床中,他發現聽力、耳鳴與睡眠障礙都與大腦密切相關,單一領域知識不足以應對,這促使他轉向腦科學;「神經科學與我的專業相關,而腦科學更加全面且跨領域,像多個切面讓問題更立體。」老師提到博士班是他的轉捩點,初期他找不到研究方向,陷入低潮,而前三年的進展緩慢,也使他開始自我懷疑。直到第三年,老師得到機會換到另一個實驗室,雖落後他人,卻因找到方向而迅速進步;「不要被自己綁住,要不恥下問。」虛心求教與堅持讓老師從低谷中找回信心,不但迎頭趕上其他同學的進度,甚至拿到了非常優異的成績。

佳欣老師強調,跨領域學習讓他以新視角解決問題,成為職場優勢;他也提到,嘗試新事物,只要不偏離主要方向,就能看到不同風景,例如服飾店經歷培養的觀察力,在臨床溝通中派上用場。老師勉勵同學,人生不必是直線,迷茫是正常的,關鍵是了解自己:「你害怕什麼,什麼就可能反覆出現,逼迫你成長。」老師也分享自己在學術與臨床中如何克服焦慮。大學是建立人脈與視野的起點,認真的態度會影響他人對你的看法,為未來鋪路,而跨領域的知識像開窗,讓大家看到更大的世界。 講座尾聲,佳欣老師勉勵同學:「人生是一場探索,每一條路都有它的意義,哪怕你現在還看不見。」他的經歷,從聽力暨語言治療到腦科學、從自我懷疑到跨領域整合,啟發同學以開放心態面對未來,只要勇敢探索、堅持熱情,每個人都能走出屬於自己的精彩道路。

葉佳欣老師《人生不是直線又怎樣?》專題講座分享會

葉佳欣老師認真講述經歷

學生認真聽葉佳欣老師講述經驗

學生專心聽葉佳欣老師分享

對應SDGs目標:

SDGs目標

回上頁